上周,香港卫生署公布了新增3人感染大鼠戊型肝炎,不过,源头和感染途径仍在追查中。据香港《文汇报》报道,香港自2018年发现全球首宗大鼠戊型肝炎传人个案,至今全球有6宗个案,香港占其中5宗。
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昨天表示,今年密集式新增三宗个案,情况令人担心,不排除社区有更多潜在个案,目前确诊病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特区政府自2019年5月20日起,会进行为期3个月的全城清洁运动,从源头杜绝鼠患,明言“过街老鼠一只都不放过”。
传人风险极大
香港大学(港大)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,暂时不能够完全排除人传人的机会。他指,病毒在患者体内会潜伏数周至1个月,患者粪便会带有病毒,若不注意卫生便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;另外患者血液中也带有病毒,若在潜伏期间捐血,又或捐赠器官都有传播病毒的风险,但目前由老鼠传人的风险依然较大。
香港特区政府20日起会展开为期3个月的全城清洁运动,张建宗表示“过街老鼠一只都不放过”,香港食环署20日起会严厉执法,呼吁市民做好家庭清洁。
徐德义补充,全城清洁活动会先聚焦屋邨、屋苑、食肆、街市或后巷等地方,食环署会把老鼠洞封闭、把不平的路面填封。
何栢良呼吁市民切勿对老鼠出没情况视而不见,但指出老鼠可能有肝炎病毒和细菌寄生虫,提醒市民不应该自行捕鼠灭鼠,以免因为捕鼠而受感染,建议市民若在街上见到老鼠可通知食环署。
爱民邨鼠患严重
根据去年全港各区鼠患指数,九龙城区在19个分区中排第二,区内的爱民邨鼠患问题严重,居於新民楼五楼的梁太向《大公报》记者坦言,入伙超过20年以来,邨内一直有鼠患,由於她属低层单位,老鼠可轻易沿水渠爬入屋内觅食,不时有生果或零食被老鼠咬食,深受困扰。
民建联九龙城区议员吴奋金接受《大公报》访问时,坦言鼠患肆虐爱民邨多年,“月月都接获多名居民投诉家中有老鼠”,老鼠能沿水管爬到中层单位。
何文田爱民邨有居民向《大公报》投诉,指由去年至今该邨鼠患问题愈来愈严重,曾以老鼠胶贴一夜之间活捉七隻老鼠,隔日再活捉多五隻老鼠,当区区议员指屋邨附近近年大兴土木,令老鼠“窜晒出嚟”,保守估计居民每月平均活捉老鼠数以百计,有关部门应加强监察杜绝鼠患。
如何避免?
据悉,感染戊型肝炎患者须接受一至六星期的支援性治疗,在这段“非常时期”市民应特别注意个人、食物及环境卫生,进食前要彻底洗手,食物应妥善储存或放入冰箱,不要让食物长时间置於室温环境下,并应以1:99漂白水清洁和消毒家居,厨余应放在每日清理的有盖垃圾桶内,如有任何伤口应尽快清洁受损皮肤及妥善覆盖伤口。
另外,避免接触鼠隻及受其排泄物污染地方;保持垃圾房和楼梯清洁,避免堆积杂物;定期巡查花槽及通道,避免鼠隻出没;切勿用双手直接接触鼠隻,受污染地方应进行清洗及消毒;接触过动物后要立即用枧液洗手。
评论 2